休宁中学81届校友、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程建平
皖南山区,峰峦叠嶂,钟灵毓秀。在这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我的母校――有着“皖南学府”美誉的安徽省休宁中学,翩然坐落于万安古镇新棠村。正是从这里开始,我走向了清华,踏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自1979年我进入休中,迄今已有29个春秋。纵使光影荏苒,也不能阻挡我对母校与日俱增的眷念。
母校富于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休中所在的万安镇为徽州四大古镇之首,当年的商铺码头尽显徽商鼎盛,如今的一砖一瓦饱含徽风皖韵。而陶行知先生少时便是由休中前的水蓝桥登船,赴杭州求学。他还以此为题,写下名为《水蓝桥下》的诗作。信步徜徉于万安古镇,耳濡目染于百年徽学,一代代休中人继往开来,茁壮成长。
今天的休中承古育新,环境优美。校园中四季花木葱茏,时常浸润在白鹭鸟鸣和丹桂飘香的氛围之中。古徽州建筑风格的校史馆粉墙黛瓦,马头奔涌,古朴而又典雅。纪念创校校长胡晋接先生的梅轩亭精巧别致:亭旁古木参天,亭下莲叶田田,香远益清。
母校忆,最忆在早春。三月里,斜风细雨,新燕衔泥掠天际,亥山携绿叩窗扉。
而一旦进入深春,这翠绿便如瀑布一样撑满休中的天空,不得不让人惊骇于春的伟力,沉醉于春的美丽。放眼望去,金色的油菜花和红色的映山红开遍了校园四周广袤的山野。新棠村的春天是赠予每个休中学子最美好的记忆,直到今天,母校学生文学社的刊物名称依然是《新棠春》。在北京风沙肆虐的春天,我更加怀念休中,何时才能再沐新棠村的春光?
从1981年上大学起,除了期间曾有两年时间赴德国留学,我一直都在清华园学习和工作。在清华园的27个寒暑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我的故乡休宁、我的母校休宁中学和清华大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华大学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先生的祖籍便是安徽休宁。他和梅贻琦校长并称为民国时期对清华贡献最大的两位校长。从1913年8月至1918年1月,在周诒春先生执掌清华的四年多时间里,他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最先提出把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办成完全大学的计划。他筹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园内著名的早期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和大礼堂,为清华发展成为大学初创基础。在教育方面他倡导“着重德智体三育”的方针,推行“端品励学”和体育“强迫运动”,“素以养成完全人格为宗旨”,他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确定为清华的校训。今天,清华校史的研究者公认他为清华体育传统的开创者。我以自己是周校长的后辈同乡而感到骄傲。
休宁不但为清华贡献了一位伟大的校长,休宁中学还为清华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生源。
我对休中和清华都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透过心中交织的休中情结和清华情结,我发现这两所学校秉承着相通的精神传统。
休中是安徽省唯一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省重点中学,它的自然环境虽好,但与其他学校相比,学习和生活条件上自然要艰苦许多。学生从初一到高中全部住校,十一二岁的小孩就要远离父母、远离都市,开始独立生活。休中当时的生活居住条件很差,但所有的老师都住在学校,他们以校园为家,以教室为家,既当老师又当父母,使我们这些离家求学的孩子感到家一样的温暖。正如一位休中校友的感悟:“对于一个茫然、莽撞甚至有些自矜的孩子来说,在休中艰苦奋斗的经历是另外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给予的经历和财富。如果今天我能够稍稍理解一些民间的疾苦,稍稍有那么一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志气,我要感谢我的休中。”休中勤奋苦读的学风和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异曲同工,一脉相通。
其次,休中以“诚毅”为校训,讲究为人为学的朴质方正。这一点与清华“厚德载物”的校训,与清华人“行胜于言”的实干精神,在气质上也是相近的。
再者,休中和清华都非常注意学生的体育锻炼。读中学时每天天还没亮,老校长和体育老师就把我们从床上赶到操场去跑步。到了清华后,每天下午四点半,学校的广播就会响起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号召同学们到操场上去锻炼。对体魄的锻炼,也是对意志品质很好的培养。
休中和清华的这些精神,在潜移默化之中,春风化雨,予我良多。休中和清华馈赠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努力前进。
天气晴朗的夜晚,我时常在美丽的清华园里散步,依次路过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和铭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纪念碑,我就想起同乡前辈周诒春校长,想起新棠村的春天,想起滚滚的新安江和巍峨的古城岩,想起休中的孩子们上晚自习时繁星一样的夜灯。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兼任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辐射防护分会常务理事、核工程与核技术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参与或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超过60篇,SCI收录25篇,EI收录45篇;出版专著5部。曾获北京市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教育部科学进步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等奖项。安徽省休宁中学1981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