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白岳间,亥山郁郁葱葱,横江奔流不息,梅轩亭书香袅袅。斯文正脉处,芳华永不绝。12月25日,作为“开徽州师范先河,领安徽教育新风”的百年名校,安徽省休宁中学迎来110周年校庆。群贤毕至,弦歌不辍,是纪念,更是奋进新征程的动地鼙鼓。
且把文明种因
德行收于内,气势流于外。百十载积淀,休中气质独具。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内核,催生郁郁勃发的教育花蕊?
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面对困厄,休中人以此为圭臬。该校生于风雨飘摇时,地处经济落后的皖南山区,1913年刚租休宁率口荷花池民宅作校舍,因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窃国,当年9月26日,省府即以“财政支绌”为由,勒令停办。时任校长胡晋接坚持,一方面教职员薪酬暂付一半,学生暂垫膳费三月,一方面积极交涉,终免夭折。北洋政府和地方当局克扣经费,学校苦心孤诣,设小商店、豆腐坊、砖瓦窑、印刷厂,种粮养猪,造经济林,组建工队。不畏艰难,休中人勇毅前行。
开放互鉴。1919年3月,美国学者马丁博士来校,教授英文会话;图书馆学家洪范五在美国留学,指导校图书馆建设;1958年,校友张逢铿成首位登上南极的中国人;2006年,雅礼协会与休中正式合作……培育与国际接轨人才,休中的世界眼光炯炯有神。
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努力“输入国民之新思想、新学艺,而不破坏其淳朴懿粹之美德,俾异日有文明之启导,无习惯之囿格,注重守信、耐劳、规律、勤勉”,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中学”,秉承“诚毅”校训,“常常止于至善而不迁”,斯文正脉在休中延展。
抖擞迈往无伦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百十载砥砺前行,休中步履铿锵。
学校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品牌建设,深度融合教学,开办业余党校;聚焦增强师资,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找到一条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涉及终身学习、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等,改革用人机制,完善学习提升制度,学陶师陶,邀请中科院等专家授课,实施青蓝工程,强化新老结对、推门听课,全员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精品课,课课精彩;聚焦“五育”并举,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推行导师制,以育人为核,以活动为媒,新生军训、开学典礼、成人典礼、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和宣誓、师生远足、外教口语面对面、精心培育社团、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乡村文化调查、文物建筑寻访、民歌传说记录、体育技能比赛等,多姿多彩。常规工作做实做细,创新工作做深做透。遵循新理念,休中教育教学花开璀璨:一方面,极力改变课堂氛围,教师由主宰者转变到组织者,学生真成学习主人;另一方面,第二课堂活动如火如荼,党总支、校团委和各教研组倾情倾力,力铸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新青年。
“髙高的亥山,今天的驿站,一生的港湾……”莘莘学子深情吟咏。
气象倍露峥嵘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休中百十载耕耘,而今硕果盈枝。
历史长河漫漫,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根俊、洪德元等一批英才从休中走出,灿若繁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休中为本科院校输送7000多名学生,其中清华37人、北大11人,吴羽菲、吴浩、陈震乾、吴一然、程晓亮高考成绩在全省或全市居首,逾千人获硕士、博士学位,近200人留学,800多人在大赛中获奖。教学相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学英语教学名师、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能手、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大赛二等奖、省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十大杰出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诸多殊誉铸师魂。
老树春深更著花,长风浩荡启新程。全国各地高校和全省兄弟中学祝福殷殷。“百十年来,贵校一大批优秀学子考入北大。他们从此精进学业,升华思想,砥砺前行。他们投身伟大时代,建设伟大祖国,为北大、贵校赢得了荣誉,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北京大学称。“多年来,贵校为我校输送了多名优秀学子,借此机会,特向贵校表示衷心的感谢!愿贵校以建校110周年为契机,从今抖擞,迈往无伦,以创新之魂为兴国之本,凝心聚力再铸辉煌!”清华大学说。
喜庆再添彩,新棠书院成。承载百十年历史风雨的休宁中学,必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中,为建设教育强国而绽放出“斯文正脉”更加绚丽的芳华。
转自黄山市人民政府网站